湖南省砂石协会欢迎您!   今天是: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您现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行业新闻

以科技引领煤田地质经济发展—— 访河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总工程师耿建国
发布日期:2016-02-29   点击量:2423   标签:行业新闻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服务职能不断拓展,科技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局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科技创新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为煤田地质经济腾飞插上了双翼。

  河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该局总工程师耿建国,作为分管河南局科技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十二五”期间该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长足发展深有感触。日前,中国矿业报记者采访了耿建国。

  记者:“十二五”期间,贵局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

  耿建国:“十二五”期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一业为主、关联多元”的发展道路,实施“科技兴局”和“人才强局”战略,加速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研究,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地质勘查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基础地质研究取得新成绩,地质找矿工作获得新突破,科技服务工作实现新进展,科技创新实力再上新台阶,产学研合作呈现新气象,知识产权工作攻占新高地。

  记者:基础地质研究是地质工作的基础,河南局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耿建国:基础地质研究不仅对增强地质工作的后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局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河南省煤炭、煤层气资源潜力进行了新一轮研究评价。我局开展了河南省煤层气可采性评价与勘查开发技术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和煤炭利用方面的研究等,完成了《河南省煤炭、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预测煤炭资源储量710亿吨,煤层气资源量1万多亿立方米,为河南省煤炭地质基础研究、能源规划、矿山接替、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首次对河南省页岩气资源进行了宏观全面的分析评价,筛选了页岩气有利区和远景区,完成了《河南省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调查》报告,为河南省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查规划奠定了基础。三是参加了《煤矿矿井水分类》、《煤矿矿井水利用技术导则》等国家标准的审查,完成了《煤中氧含量的计算方法》、《煤质基准应用导则》等国家标准草案的起草工作,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煤质化验以及清洁能源利用做出了贡献。

  记者:开展地质找矿是煤田地质局的基本职能。过去五年,贵局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

  耿建国:“十二五”期间,我局积极响应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资源勘查工作力度,为国家“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河南省“6139”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勘查成果丰富。全局共完成提交各类报告1774件,提交煤炭资源量204亿吨、钾镁盐38亿吨、铝土矿1亿吨、硫铁矿4313万吨、铁矾土4405万吨、铁矿4.69亿吨、油砂矿3645万吨。二是基金项目优质。我局先后完成“河南省睢县西部煤普查”、“河南省鹤壁市石林煤详查”、“河南省获嘉县马厂煤预查”等地勘基金项目70个,品质优良。其中“河南省睢县西部煤普查”是我省首个煤炭整装勘查项目,勘查面积达2369平方千米,提交2000米以浅资源量89亿吨,荣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三是勘查矿种拓展。在进行煤炭资源勘查的同时,积极拓展非煤矿产勘查,先后提交了《老挝甘蒙省他曲县农波矿区东泰矿段钾盐矿勘探报告》、《 河南省新蔡县练村铁矿勘探报告》、《河南省巩义市涉村铝(粘)土矿中深部预查报告》等一批非煤矿产勘查报告,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记者:地质科技服务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贵局的地质科技服务工作有哪些新进展?

  耿建国:我局坚持以地质技术和知识向社会各行业提供服务,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服务。积极“融入国土、服务国土”,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边界勘测等承揽涉土项目120多个,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为地质环境整治提供服务。我局相继承担了《汝州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基金项目和10余个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施工了灵宝市资源枯竭型城市、郑少洛高速公路新密段沿线等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完成了禹州、新乡等地40余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等,为建设美丽河南做出了应有贡献。三是为矿业发展提供服务。在平顶山叶县施工了盐矿水平对接井,在山西晋城、大同等地施工了大口径瓦斯抽排井,在山西柳林、西山等地开展了煤层气钻井,持续发挥了大口径钻井优势,为客户实现了增值,同时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和形象。

  记者: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提到“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要素。贵局的科技创新实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耿建国:一是政策资金支持。我局按照《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推进科技规范管理,制定了《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每年按局统筹收入的10%~15%投入科研,实现了科技创新资金的基本保障。二是人才引进培养。我局制订了人才培养计划,多层次、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人才队伍得到壮大。目前,我局拥有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13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4人,副高级技术人员235人,中级职称505人,专业技术人员1514人,为我局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持。三是仪器设备更新。全局共购置石油类ZJ-20、水源类TSJ-2000、428XL法国地震仪、GPS卫星定位仪等一批钻探、物探、测绘及化验测试仪器600余台套,购置金额达7000余万元,设备仪器不断更新,应用技术不断提升,提高了攻深找盲的能力。

  记者:产学研促进了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和发展的最强劲动力。贵局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有哪些举措?

  耿建国:我局坚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技人员为支撑,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了科研工作效率,正在形成通过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局面。一是继续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在持续建好“河南省地质物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煤层气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煤炭煤层气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 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又申报建成了“河南省能源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煤层气压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大口径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省边坡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局地质勘查技术创新和经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技人员为支撑,与大专院校合作建立了4个产学研基地和教育实习基地等, 加快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及应用,促进研究和产业的共同发展。

  记者:资质是走向市场的通行证,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重要制度。过去五年,贵局在资质建设和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耿建国:知识产权对提升我局竞争力有很大作用。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主要包括:一是重视资质建设升级。截至目前,全局共有各类资质85项,其中地质勘查类33项,地质灾害治理类资质31项,测绘资质6项,其他专业资质15项。主要地勘单位均有了主业最高的等级资质,并且资质种类基本齐全,满足了承担常规地质矿产勘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资质要求。二是科研成果丰硕。我局先后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省国土资源科技奖3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完成的《大口径工程井施工技术研究》和《深部煤炭资源快速钻探成套技术研究》等获河南省十大地质勘查科技进展殊荣。三是关键技术领先。我局完全掌握了L型井、U型井施工关键技术,水平段长度突破1000米,水垂比大于3,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完成的《大口径气举反循环钻具研制及应用研究》,填补了我国大口径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钻井作业相关规程的空白。

  记者:河南局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耿建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局科技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对非煤矿产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的研究不够,找矿实践经验和成果不多,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力依然不足。二是水工环地质科技研究项目小、成果少,服务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大、能力不强。三是对涉土业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缺少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提供的技术服务还处于低端水平。四是对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队伍培育的力度不够,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短缺,省部级科技成果和拔尖人才少,科技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记者: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以实现的。贵局“十三五”时期的科技发展目标是什么?

  耿建国:“十三五”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定性五年,也是全面完成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五年。“十三五”期间,全局科技工作的四项奋斗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科技发展目标:研究和引进地质勘查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取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研究和引进吸收地质环境治理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提升地质环境预测、评价和防治水平;研究涉农、涉土相关技术,提高我局在国土规划利用、不动产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污染调查与防治等领域的技术服务水平;研究开发3个~5个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创建2个~3个示范项目或工程,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科技投入目标:以局、队为投入主体,加大全局科技投入,要努力达到经营收入总量的2.0%左右,技术开发类实体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每年用于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经费要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在科研项目立项和设备采购专项资金上的倾斜和支持力度。三是科技人才目标: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局地勘主业和职能转变相适应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全局在地勘主业及关联业培养造就20名学科领军人物;培养50名科技创新骨干,引进100名适应全面发展和职能转变相应专业的青年人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在全局培养出50名非煤专业技术能手。四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逐步完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相适应的政策环境、运行体制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力争“十三五”末在建实“两室”、“五中心”的基础上,再建成2个省部级乃至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再建成2个~3个产学研基地和教育实习基地。

  记者: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请您展望一下贵局2016年及“十三五”的科技工作?

  耿建国: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很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都将全面展开,未来5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我局科技工作能不能有一个大突破,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在这个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我们将按照局第七届科技大会确定的“十三五” 科技工作目标与任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坚持科技兴局和人才强局战略,按照《河南省国土资源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职能转变的中心,实施人员精干、设备精良、技术精湛、成果精品“四精”计划,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局属单位,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逐步实现煤田地质科技工作的整体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来源:中国矿业报

    湖南省砂协
    微信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会员中心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湖南省砂石协会 邮编:410008
    联系电话:0731-84351277 0731-84351377 传真:0731-84351277 协会地址:长沙市开福区双拥路九号长城万富汇金座二十二楼
    技术支持:长沙奇想网络 备案号:湘ICP备2021007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