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合同纠纷官司的简单技巧(二)
05合同落款
合同的落款部分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具体用的时候各式各样,再简省也会有签字盖章项。但实务中有的业务部门习惯把签订日期冒号后面留白,甚至合同通篇找不到一个时间点,有的部门把落款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处总落成负责人,都是不注意细节,容易留下纠纷隐患。
06制定标准合同模板
合同类型按其性质划分为,销售类合同、采购类合同、战略框架类协议、备忘录、意向书和承诺书等。按其内容划分为,建设工程合同、技术服务合同、软件开发合同、设备合同等。公司法务应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将以上的几类常用合同文本制作标准模版,分门别类,供各部门使用,合同模板应时常更新、及时发布并监督使用。
签署流程 审慎通畅
01谈判平等友好
美丽的诗,艰难的写。任何成功的缔约,都是各参与方相互妥协的结果。商务谈判时,应充分掌握签订合同所依据的法律依据、市场风险、前提条件等背景材料,确保双方当事人充分表达其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发起部门或发起人可根据需要,提请公司的业务、财务、法务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合同谈判,或组成临时工作组参加谈判。谈判应有记录,或请参加人员确认相关条款。参加谈判的人根据合同内容、谈判情况、税务情况以及合作方情况等多方面情况,详细商讨后共同确定合同重要条款。
02审查内容仔细
审查是否有书写错误。合同中产品的型号、单价、数量,交易时间应核对无误,例如合同交易标的合计价额,因小数点点错就会导致千万的合同变成百万,造成公司巨大损失。
合同条款缺失、约定不明或前后矛盾。工程合同中的验收条款、质保条款应表述清晰明了,避免引起歧义。买卖合同中的除了主体、标的物、价金三要素外,对交货地点、质检标准、签收方式、、期间、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式等都应明确。例如销售类合同,原则上不允许出现“收货地为甲方指定地点”之类的表述。支付类合同,原则上不允许出现“合同有效期满自动顺延”的表述。
03审签流畅高效
合同审签流程管理制度化,是合同承办人从发起合同至合同定稿全过程的管控规范形成常态。审签流程可根据合同重大程度分为简易流程和普通流程,也可分为一般流程和特殊流程。合同审签流程的制度化推行,是提高公司工作效率,降低合同签约风险的有效管理手段。在审签过程中,参与审签的合同承办部门、会签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等环节,应一次性提出修改意见或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不能含糊拖沓。
履行风险 常态严控
01拖欠合同款
此类隐患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公司签约后,未按合同约定向合同相对方支付合同款;公司支付合同款后,合同相对方拖欠实际履行人合同款;合同相对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我方合同款;合同相对方拖延时间,导致合同无法付款。以上情况出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防范,制定应对措施。
02因第三方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合同履行过程中,非因双方原因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且在合同条款中没有就因第三人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合同提前解除、违约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此时易引发纠纷,应提前防范此类风险。
03人员发生人身或财产损害
公司聘请外部人员,因安保措施不到位,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时,受害人以公司为被告起诉请求赔偿经济损失,公司应从雇佣活动造成人身损害的责任承担及公司无过错方面整理诉讼思路。如施工类企业发生人身损害,公司将工程承包给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聘用的人员发生的人身、财产损害依法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04警惕泄露公司商业技术秘密
签署合同有保密条款的,应遵守保密范围及保密时长。接触合同的相关人员应签订保密协议。商业技术秘密合同应确定专人负责合同的履约工作,并对进入项目实施现场的人员进行检查、教育。合同履约期间,公司应指定专人对所技术文件、商业秘密严格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确保文件的安全。
补救措施 及时专业
01明确公司各部门职责
公司的法务部门、纠纷原发部门和配合部门在法律纠纷处理过程中应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纠纷原发部门对引发纠纷核心事实负有管理职责,法务部门和配合部门对案件发生、处理有直接或密切联系,且对查清案件事实、提供证据材料、协同分析论证应对负有配合职责。法务部门负责与纠纷原发部门、配合部门沟通后,与外聘律师一起做好各项庭审工作,负责与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进行沟通,提出起诉、申请仲裁或答辩方案,准备诉讼、仲裁文书、证据材料。
如果成了被告,首当挺身而出是业务经办人和公司法务部分,没有任何犹豫、推逶的余地,也不必焦虑不安,而应当在着手仔细研究案件情况和材料之后,有条不紊的做好以下几件事,最大程度上的坦然面对这些挑战,并且要明察秋毫发掘、不能放过任何反驳、反诉的机会和可能,奋力背水一战。
1、仔细阅读原告提交的诉状
深呼吸几次,找个安静的角落,认真阅读原告的诉状。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先大致浏览,了解原告起诉的具体诉由,如果看到你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先不要着急,因为原告陈述的可能并不都是真实的情况。完成第一遍的阅读后,你需要接着再逐句阅读第二遍。记住,在你汇报诉讼情况的时候,业务部门问你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这起案件起诉的是什么事情?”你要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诉状。要反复确认诉状中的当事人的确是你所在的公司,而不是拼写错误或者类似名称的其他公司/机构,同时需要检查诉状在送达时是不是存在错误。回想一下,涉案的合同是否存在仲裁或者纠纷解决的固定步骤,如有,那原告是否遵循了这些规定?类似的错误常常会出现,而这些错误会给你的公司提供更多的应诉准备时间。
2、准备一份简要的案情说明
这份案情说明能有效地帮助你集中注意力解决案件的核心问题,这份说明当中应当包含以下基本信息:案件当事人、法院所在地、主审法官、原告的诉由、原告主张的权利种类、范围(诉请给付的标的数额、是否申请禁止令等)。你还细致的罗列出你公司的抗辩、反驳甚至反诉理由和主要依据。
3、确定关键书面文件和证人
在撰写案情说明的时候,你可以顺便列出一份与案件有关的或出现在诉状里的关键文件清单,包括合同、电子邮件、ppt等等,并依照这份清单尽早收集所有文件。如果诉状里提及任何具体的公司雇员,那你还需要着手列出一份关键证人名单。如果诉状本身未提出具体的公司雇员,那你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与案情有关的业务部门,该部门中有哪些人可以帮助你确定涉案的关键证人,并帮助你查找、收集所有关键的书面文件,利用公司信息技术制成一个高清晰度的可视化数字系统。
4、公司内部的诉讼证据保留
受益于程序公开透明,除了法律规则的刚性与灵活运用,打官司致胜最关键的不是嘴功,而是证据的收集、编组、证明要求的表达等全面、准确。现在的诉讼也好仲裁也好,很多时候更像是在证据开示环节的一个“抓小辫子”的游戏,而不是当庭就实质性的法律问题进行辩论,无更多的。在公司内部进行诉讼证据保全(litigation hold)就显得至关重要。充分利用你在第3步准备好的列表,确定你要联系哪些公司雇员,以确保能“一个不漏地”通知他们保留与案件有关的重要文件,这里所说的重要文件包括纸质文件、电子文件、草稿、日程安排、即时通讯软件里的信息等等。你应该在平时准备好一份格式化的《诉讼证据保留通知》。在诉讼证据保留阶段,你应该尽可能多地保留所有证据。公司法务需要把握诉讼证据保留的方向。随着案情的发展,公司法务还要不断更新、修改需要进行诉讼证据保留的部门及雇员名单,定期(每月或每季度)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案件相关文件的保存,甚至应该要求他们发送回执,明确自己已经收到《诉讼证据保留通知》并理解自己的相关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