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砂石需求丨全国各省区市2021年计划建设铁路项目大盘点
发布日期:2021-02-25 07:47:29 点击量:1 标签:行业新闻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部分省(区、市)相继发布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河北省、黑龙江省暂未召开),部署“十四五”时期及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涉及铁路和轨道交通方面的重点工作汇总如下:

“十三五”期间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建成,郑徐、郑阜、商合杭、郑太、郑万河南段等高铁开通运营。
2021年重点工作:开工建设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郑州枢纽小李庄站,力争开工京港台高铁阜阳经信阳至黄冈段、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积极推进平漯周高铁项目前期工作。
五年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迈入高铁时代、新增里程超过1000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1年重点工作:加快铁路“补网提速”,争取开通丽香铁路,建成玉磨、大瑞(大保段)铁路,力争开工大理枢纽扩能、大丽攀、蒙文等铁路,加快渝昆高铁建设,启动建设铁路专用线,做好普速铁路提质提速改造。
“十三五”发展成就:大通道建设明显提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投资增长42.5%,商合杭、衢宁等铁路建成投运,杭绍台等一批铁路加快推进,通苏嘉甬、甬舟、沪苏湖、衢丽等铁路动工建设。2021年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四大建设”。加快杭绍台、杭温、金甬、湖杭、衢丽等铁路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通苏嘉甬、甬舟等铁路项目,力争综合交通投资完成3300亿元,新增铁路和轨道交通600公里以上。积极推进沪甬跨海通道、甬台温福铁路前期工作。
2021年工作安排: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大湾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动珠三角地铁互联互通,努力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加快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为重点,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建成佛莞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广清城际延长线,开工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项目,推进深大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广佛江珠城际佛山至江门段前期工作,构建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抓好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开工合湛高铁、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沈海高速机荷段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广湛、广汕汕、深江、深汕、梅龙等高铁和揭惠、茂名博贺港等货运铁路建设,建成赣深高铁、南沙港铁路,推进深南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广清永高铁、梅州至武平高铁、罗岑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推进茂名北向铁路通道、汕昆高铁广东段等项目。
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投资1140亿元,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抓好中卫至兰州、兰张三四线兰武段、西宁至成都甘肃段、兰州至合作、中川机场环线、天水至陇南等铁路续建项目,力争开工建设中卫经平凉至庆阳铁路。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丰’字型+环线”的多层次路网全线贯通,实现全岛3小时通达。两大经济圈内实现1小时通勤,圈内城际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推进美兰机场三期扩建和三亚新机场、东方货运机场、儋州机场规划建设。
2021年重点工作: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加快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开工包银高铁、锡林浩特至太子城快速铁路等项目,做好包头至西安、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
2021年重点工作:建设“211”省内交通网,完善铁路网、轨道交通网、公路网,加快推进福州机场二期、厦门新机场、福厦客专、温福高铁、龙龙铁路、昌福(厦)高铁等重大项目,拓宽“陆海空”大通道。
2021年重点工作:精准扩大有效投资。铁路方面,加快建设十堰至西安高铁湖北段、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荆门至荆州铁路,启动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枢纽直通线等建设。
2021年重点工作:重大工程方面,建成赣深客专、兴泉铁路、安九客专、昌北机场T2航站楼C指廊工程、共青城通用机场等项目,开工昌九客专、长赣铁路、瑞梅铁路、高铁南昌东站、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昌景黄铁路等项目进度,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计划。
2021年工作任务:全面开工建设西延、西十、西康高铁,做好安康至重庆、延榆鄂等高铁前期工作,推进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等17个续建项目,切实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引领大发展。
2021年重点工作: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米”字型高铁网,持续实施高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按照“五年全开工、十年全开通”目标,提速渝万、渝昆、成达万、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等高铁建设,建成郑万高铁重庆段,启动成渝中线、渝西、渝宜高铁建设及重庆站改造,力争开工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加快渝贵、兰渝、万黔高铁及安张铁路前期工作。
“十三五”: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徐宿淮盐、连淮扬镇、沪苏通、盐通高铁建成运营,连徐高铁开通在即,南沿江、宁淮高铁建设有力推进,沪苏湖高铁开工建设。全省高铁运营里程新增1356公里、累计达2215公里,从全国第十四位跃升至第三位,“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